查看原文
其他

课程大纲 | 明清经济与社会

通识联播 2020-09-30

Vol.830

课程大纲

明清经济与社会

课程大纲


博雅哥说


本篇推送展示的是北京大学历史学系郭润涛老师本学期开设的通识核心课程《明清经济与社会》的课程说明、教学计划、课程大纲和考核方式。


本课程试从社会经济史的角度,理解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发展的状况。着重讲述人口增长与流动、粮食和衣被等生活资料的生产、商品贸易与商人集团、市镇兴起与市场网络、货币与金融、政府财政制度及其变革等问题,阐释明清时代社会变迁及其对现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课程的基本目标是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重点在人口、生产、贸易、市镇、货币、金融和财政等方面。藉此理解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及其变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并了解认识和理解历史的学术方法。


课程共分10讲,每周2学时。


开课院系:历史学系

授课教师:郭润涛

学分:2

教师介绍

授课教师

郭润涛

郭润涛,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教授。研究方向为明清史,为本科生开设有《中国古代史》(下)、《明清经济与社会》、《明清地方行政与基层社会》等课程,著有《官府、幕友与书生》等。


课程说明


“明清经济与社会”课,自2002年始开设为全校通选课,此后多次开课。课程号为02138870,兼属D类和B类两个领域。此次申请“通识核心课”人类文明及传统系列课程(系列一)。


中国历史上的明清时期,是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历史阶段。在15世纪后期,中国经济出现“起飞”的迹象。开始于宋元之际的棉纺织业,至此获得了迅速发展。江南生产的棉布,成为供应全国的衣被原料。以长途贩销为特征的商人和商业,促进了江南市镇的兴起。进入16世纪,随着新大陆的发现和环球航行,现代意义上的东西交流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内容。除传入番薯、玉米等美洲作物外,美洲白银的输入,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不可逆转的影响。人口规模出现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增长。在16世纪后期,中国人口已接近2亿。而在18世纪,超过3亿。至19世纪中叶,达到4亿。人口增长,表明社会经济发展获得巨大成就,也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这些成就和问题,与现代中国的经济发展存在着直接的关联。如明清时期以松江府为中心的棉纺织业与近代上海的轻纺业,16世纪的海上贸易与18、19世纪的国际贸易等,都存在着前后承续的关系。而今天的13亿人口,也是以16世纪以来,尤其是18世纪人口增长为基础的。总之,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史,是我们理解近现代中国国内和国际经济发展的一个历史途径。


本课程以历史学方法讲述,重在阐明明清时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由于设定在经济史的范围,需要借鉴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部分内容需要利用社会学、法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而具有跨学科的特点。通过课程讲述,有意阐明历史学方法和跨学科方法的异同,让学生了解认识历史的学术门径和方法。


本课程开设伊始,即受到学生的好评。头一次开课,即获得教务部举行的学生评估第一名。此后开课,也获得较高评价。


教学计划


本课程共分十讲,其中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等内容各为4学时(两周),其他均为2学时(一周)。


课堂教学采取讲授式,辅之以课外的网络论坛。网络论坛主要是供学生提问和讨论,以补课堂授课的不足。


课程不指定固定教材,指定阅读文献,以供学生预习和参考。阅读文献目录在开课前提交学校图书馆,作教参用书,以便学生学习。目前相关电子文档易于查阅。


课程大纲


第一讲:明清时代的历史地位与本课程的安排

一、明清两朝的时段

二、几个重要的时间点

三、本课程的内容与安排

阅读文献:

《经济史理论》,约翰.希克思著,商务印书馆,1987年。

《步履集:陈振汉文集》,陈振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市场·近代化·经济史论》,吴承明著,云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


第二讲:明清时代人口、移民与长江流域的新开发

一、明清时代人口状况

二、明清时代移民史的特点

三、长江流域的开发

阅读文献:

《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1368―1953》,何炳棣著,三联书店,2000年。

《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梁方仲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逃避统治的艺术:东南亚高地的无政府主义历史》,詹姆斯·斯科特著,三联书店,2016年。


第三讲:明清时代农业与粮食生产的发展

一、美洲作物的传布

二、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

阅读文献:

《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年)》,珀金斯著,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

《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1368―1953》,何炳棣著,三联书店,2000年。


图为珀金斯著《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年)》(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书影


第四讲:明清时代棉纺织业

一、从“丝麻时代”到“棉布时代”

二、棉纺织技术

三、著名的松江布业

阅读文献:

《中国棉纺织史稿》,严中平著,科学出版社,1955年。

《中国棉纺织史》,赵冈、陈钟毅著,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年。

《中国经济史研究》,西嶋定生著,农业出版社,1984年。


第五讲:明清时代商人与商业

一、明清商业的发展

二、晋商

三、徽商

阅读文献:

《明清时代商人及商业资本》,傅衣凌著,人民出版社,1956年。

《中国十大商帮》,张海鹏、张海瀛主编,黄山书社,1993年。


第六讲:明清时代市镇与市场网络

一、市镇的兴起

二、明清市镇经济的特点

三、市场网络:施坚雅的研究

阅读文献:

《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傅衣凌著,人民出版社,1982年。

《明清时代江南市镇研究》,刘石吉著,中国社科出版社,1987年。

《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施坚雅著,中国社科出版社,1998年。


第七讲:明清时代海外贸易与白银输入

一、明代中叶的“倭患”及其实质

二、隆庆开放与“东西洋”贸易

三、白银输入及其数量

阅读文献:

《明末清初私人海上贸易》,林仁川著,华东师大出版社,1987年。

《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贡德·弗兰克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


图为林仁川著《明末清初私人海上贸易》(华东师大出版社,1987年)书影


第八讲:明清时代货币与金融

一、货币及其变化

二、银钱兑换与汇兑

三、典当

四、钱庄与票号

阅读文献:

《中国货币史》,彭信威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

《晚清钱庄和票号研究》,张国辉著,中华书局,1989年。


第九讲:明清时代国家财政与税收改革

一、明代财政收入的结构

二、财政的货币化(白银化)

三、一条鞭法

阅读文献:

《梁方仲经济史论文集》,梁方仲著,中华书局,1989年。


第十讲:明清时代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

一、人口增长的效应

二、农民经济的商品化(市场化)

三、所谓“资本主义萌芽”

四、生产力的提高与边际效益递减的问题

阅读文献:

《中国的现代化:市场与社会》,吴承明著,三联书店,2001年。

《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傅衣凌著,人民出版社,1982年。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黄宗智著,中华书局,1986年。


图为黄宗智著《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年)书影


考核方式


学生成绩暂定由三部分组成:期中作业,占30%;期末论文,占50%;课堂和论坛,占20%。


期中作业,由学生自主选择课程提供的阅读文献,写一篇读书报告。对于读书告的写作,课堂中会适时提代具体要求。要求是主要是读懂文献,了解作者的问题及其预设、论述的过程和观点,在此基础上选择一个问题,结合相关研究,予以阐述。


期末作业,为一篇3000字以下的论文。试就提供的史料(公布于网络论坛),提出问题,结合课堂内容和阅读文献,并尽量搜集相关文献,加以论述。要求在有限篇中说明问题。


平时成绩,由课堂和论坛的参与情况和讨论的质量来评定。


鑫淼 编辑 / 丹阳 校对


通识联播,每晚六点准时播报

通识经典 丨 课程大纲 丨 微访谈 丨 走进课堂

通识讲座 丨 博雅沙龙 丨 讲习班 丨 阅藏知津



来稿请寄:tongshilianbo@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